會員
入口

 

《五感十築 X GQ》50好水之道 - 水之旅 Part Ⅲ

台灣神秘藍寶石湧泉

在陽明山上一棟不大的四方建築物內,座落著台北自來水園區的藍寶石湧泉,泉水嘩嘩嘩地不斷湧出,百年來不曾止息,在微微照進的日光中,折射出神秘的藍光。甘甜可口的天然礦泉水,在經過一段山中徒步後來上一口,全身都感到颯爽了起來,能清楚感受到好水對於人所帶來的力量——這裡是陽明山草山水道中的第三水源,很難想像就在離台北市區不遠之地,竟然就能品飲到來自台灣山林湧出的天然水。


台灣也有好的水源嗎?答案或許令人驚喜,在鄰近市區不遠之地,台北自來水園區近幾年特別開放的「草山水道︱陽明山藍寶石泉秘境」,就有著傳說中神秘、極上的天然湧泉。


雖然地點是並不遠的陽明山, 但這趟旅程並非說去就去,為保護好水,只有限定開放,需至臺北自來水園區網站或是旅行社報名。旅程的開始,在遊客準備一探藍寶石湧泉之前, 會先由導覽員分享台北自來水源的過往今生、地理特性。這趟旅程須先經過一段下坡車道, 路過許多建築、石牆,爾後轉入天母古道,也叫做天母水管路步道,即是當年日本為引取陽明山湧泉所開闢的步道,漫步其中,呼吸著都市中難以感 受的清新空氣,僅需步行 240 階,就能抵達市定古蹟「草山水道系統」。這個水道系統是日治時期為 了因應台北快速成長的人口, 所開發的高地水源引水系統,不僅是全台灣保存完整的罕見自來水工程,見證了台北市人口增長與公共建設改進的歷史, 且現今仍在使用。


而目的地藍寶石湧泉,為「第三水源取水井」,最源頭處與此相距四公里,位於北投紗帽山南麓,水源自山澗溪流崖壁岩縫中湧出,距今約100年前時正式規劃開發,這裡的水之所以能成為水源地,來自於其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大屯火山群火山爆發後形成的安山岩富含礦物質且密度高,在這趟旅程 中,一邊行走一邊就能看到周邊建築外圍石牆,即是在地取材,將這裡的安山岩用作建材。水源經由地下泥土層、砂石層等層層礦石天然過濾,再從岩縫中湧出,水質不僅純淨、礦物質含量適當,導覽員分享:「這裡的水甚至不需經過沉澱、 過濾,就已是理想的飲用水。」 在經過一道又一道的門鎖與草山水管橋後,方能抵達目的地湧泉處,位於一棟不大的四方建築中,未見其泉,便聞其聲,嘩啦嘩啦的水流非常大聲, 彷彿一切俗塵都能被沖刷乾淨一樣;遊客能在此取水之處裝一壺水先品飲,喝下去的瞬間享受身體裡每一處組織都暢通、每一個細胞活化之感,發自內心由衷感到原來好水對人帶來的影響如此清晰可見;此時,導覽員將慢慢打開建築大門,那神秘藍寶石泉水所帶來的視覺與聽覺衝擊,令人為之震撼,隱隱約約的藍光,是由於周遭岩壁礦物質的折射帶來的神奇體驗,每一位遊客來到此地,都恍若打開藏寶地的寶箱,臉上盡是驚奇表情。在此趟好水之旅,遊客可以感受到與一般民間山泉溪流不同,這裡的水源經過長期監測的水源, 確保水質符合飲用水、包裝水標準,因此更加安全,許多來訪的遊客莫不備好容器,帶回家泡茶、泡咖啡,享受來自山林的恩賜!




此趟好水探秘行程非常推薦事前準備裝水容器,這裡的水開放參與遊程的旅客免費盛裝,水質非常甘甜滑潤,在走了一段山路後來上一口可以感到神清氣爽、 醒腦解渴。


前往湧泉處前,會先經過草山水管橋與無名瀑布,橋面分成兩部分,橋面的右邊製作成可拆開的夾板層,方便對引水管進行維修。



無名瀑布含有硫磺,所經之處寸草不生,此處並非是取水井的水源,但與草山水管橋的前後景色成為許多遊客喜愛拍照留念之景。



一期一會的溪釣之旅

台灣島上高山密集,獨特的地形造就了無數溪谷,如今野外活動盛行,溯溪、溪降與野溪溫泉愛好者快速增加說明了溪的魅力,雖說沒受到污染的深山野溪必然潔淨,但我們相信住在溪裡的生物最有資格告訴我們到底有多乾淨,以下3種溪魚生性潔癖,有牠們的蹤影就是為水質掛保證, 當然持竿在手沿溪而釣,享受與大魚搏鬥的樂趣,更能感受到維護大自然的必要與好水的珍貴。



從忘記怎麼綁釣線、到如今除非颱風天否則每個週末都得上山溪釣,連續創業家葉建漢會一腳踏入溪釣世界,還是因為Covid-19的疫情。 Covid-19讓世界停擺,在家的時間變多後,他開始意識到生活中好像除了電視之外,沒有其他娛樂。某天下午,葉建漢突然想起了童年時和爺爺 去溪釣的快樂回憶,於是帶著兒子去附近的釣店,買了第一組釣具後,父子倆一同去溪釣。開始溪釣的第一天,其實一隻都沒釣到,然而這段回憶卻成為了他們開始的契機,「我們的目標,就是釣遍台灣全部的溪流。」葉建漢興致勃勃地分享。



「許多溪釣的夢幻魚種,如香魚、苦花或三角姑等,因為對水質要求較高,需要比較清透、含氧量高的乾淨的水質,如今大多只存在溪流的中上段。」葉建漢分享到其實光是從溪水中的魚類, 就能了解腳下所踩的溪水是在上中下游以及水質是不是真的清澈乾淨,在走入深山的同時,父子倆對整個生態環境、水質都變得很敏感,「你會看到深山裡的上游很乾淨、透明,到中下游時,水就變得好髒喔。」 長期的溪釣讓葉建漢意識到,台灣的山景就像藝術品,每一次上山所看到的景象都是獨一無二, 就算是同一條溪、同一個區段,每一次走的感受卻仍都不同,「下次來還會看到一樣的美景嗎? 明年這條溪還在嗎?」在享受美景的當下,葉建漢不禁感慨了起來。同時他也注意到,為什麼每年看到溪流魚種都越來越少了呢?「我曾在看過一條溪有上百條、超過100公分的烏溜跟草魚,但隔年來看就因環境施工而沒了。」葉建漢惋惜的說,每一次的溪釣,都是一期一會,無論是跟山還是水,或是水中的生物。


而問起他的夢幻名單,葉建漢眼睛一亮地說是卡社溪,「要到達卡社溪,光是進去的山路就要走上數日,它位在非常深的深山,是熱愛釣魚的人一輩子一定要去的一個地方。」葉建漢說,要完成這個夢想,現在就需要先從負重爬山開始訓練,儘管兒子還小,但葉建漢已經開始期待父子一起完成夢想的那一天了。



香魚

香魚的外觀扁長,帶點黃綠色光澤,魚身有一條銀白色的紋路,喜歡棲息在清澈乾淨的冷水溪流,對水質要求很高,經常被視為生態指標之一, 目前多出現於水質較乾淨的溪流上游,分布地區為台灣北部山區,被稱為「溪流之王」,如坪林清雲橋附近或是烏來南勢溪都能看見香魚的蹤跡, 許多釣客都會特地帶著釣竿前往一會香魚蹤跡。 香魚屬迴游性魚類,但由於台灣的溪流中下游水質欠佳,再加上許多溪流已被從中截斷,造成香魚無法迴游,因此純種的台灣香魚早已滅絕,現存溪裡的香魚是每年放養日本種的魚苗而來。新鮮的香魚會有一股似哈密瓜般香甜的濃郁芬芳氣息,因此得名「香魚」。



苦花

台灣鏟頷俗稱苦花,是台灣高山溪流相當知名的原生魚種,在險惡的地形與激流裡活躍自如,溪水越是急流,苦花也就衝得越高,釣客稱之為「激流勇者」。苦花的外觀為銀白色,背部為蒼黑色,非常細緻光滑,因此在水中翻滾時, 整個身體就會隨著陽光反射泛出光芒,一閃一閃非常漂亮,因此又被稱為「水中的螢火蟲」。苦花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生長條件十分講究天然,曾經是台灣分布最廣的淡水魚,近年來因為環境、河川污染,棲息地不斷被改變,北部最有名的釣苦花勝地就屬南勢溪上游,像是烏來更進去的福山部落,甚至是源頭處哈盆,沿途滿滿的苦花,吸引了許多內行釣客翻山越嶺前往。



虹鱒

虹鱒原本分布於北美洲,喜歡生活在水冷而乾淨的高山溪流,水中的含氧量必需高。虹鱒的身體呈紡錘形而側扁,背鰭短短,在背鰭之後有一小脂鰭,身體側邊沿線會閃耀出絢麗的紫紅色和桃紅的虹光帶,在繁殖期特別豔麗,因此名為 「虹鱒」,也有「虹鮭」之稱。日治時期,虹鱒被日本人帶來台灣溪流野放,因而成為現在野生虹鱒的來源,台灣的野生虹鱒主要分布於南投卡社溪的中上游,或是桃園卡拉溪,許多釣客對於虹鱒心懷嚮往,魚上鉤後與虹鱒的拉扯戰更是令釣客們津津樂道。






「以十築為名, 創造豐富五感 、 充滿樂趣的生活提案」

《五感十築 X GQ》50好水之道 發行人─ 林柏源、 林鈺芳、林柏賢


「五感十築」代表「安心、好氧、好水、健康、沉靜、自然、舒適、友善、美學、珍惜」等十項建築標準,希望建築不只是建築,更能投射人們對風格的渴望。為了讓這些主張能被更多人所瞭解並擴散出去,宏國建設與GQ合作創立《五感十築》刊物,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進屬於宏國建設無二的世界觀,了解每一項標準背後的價值觀,讓「十築」不只是十項建築標準,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與讀者首次見面的創刊篇章,選擇了從維繫生命與生活品質最重要的元素──「水」出發,沿著「水之味」、「水之源」、「水之養」、「水之旅」、「水之器」五條路徑探索「好水之道」。



本文轉載自GQ:《五感十築 X GQ》50好水之道 - 水之旅 Part Ⅲ